【南方日报】白血病患儿术后免疫力低,中山一院“网约护士”上门服务

2022-12-05
image-20221205161423-2

 

      12月4日上午,今年2岁,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、刚做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几个月的甜甜(化名)在家里迎来了两位“蓝朋友”。

      为了减少低免疫力人群外出就医被感染的风险,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二科护士长张婷婷和护理组长蔡敏作为“网约护士”上门,给甜甜维护输液港管道,并进行血常规等采血检查。

 

image-20221205161501-3

 

      上门前自测抗原、穿上隔离衣

      “都是‘一道杠’,可以准备上去了。”

      上午8时30分,张婷婷和蔡敏在甜甜家楼下碰头,各自完成了一次新冠病毒抗原检测。

      甜甜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,在今年夏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,术后一直需要服用抗排异药物,属于低免疫力人群,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容易发展为重症的高风险人群。

      8时45分,两位网约护士敲响了甜甜家的门,这已经是第五次上门了,熟悉流程的甜甜妈妈笑着打开门,并递出了一瓶消毒液。为了保障甜甜所在居家环境的安全,张婷婷和蔡敏在上门服务前一天完成了核酸检测。

      进门前,张婷婷和蔡敏脱去了外套衣物,穿上蓝色隔离衣,戴上帽子和鞋套。边换装,张婷婷不忘叮嘱:“家人平时出门买菜之类的,回家时也可以像我们一样,把外衣脱在门外,做好手部消毒再进门。”

      “昨天没有不舒服吧,身上没有长皮疹吧?”维护输液港管道和采血的操作并不算复杂,甜甜与两位护士也早已熟稔,状态比较放松。在做好环境消毒,进行护理操作的同时,张婷婷和蔡敏还仔细询问了甜甜的近况,并解答了甜甜妈妈的一系列问题。

      甜甜妈妈表示,孩子术后有2年的复查期,由于免疫力低,加上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,到医院就诊有诸多不便,而每两周预约一次网约护士上门完全能满足她的需求。“我们没有经验,对小孩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、对预后有什么影响等都不太了解。网约护士除了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外,还能为我们答疑解惑,让我感到比较安心。”

 

image-20221205161555-4

 

      网约护士全程留痕,提供与院内同质服务

      2019年2月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关于《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试点工作方案》的通知,确定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6个省、直辖市作为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工作的试点,可先行发展,积极探索社区居家护理上门服务的新模式。

      中山一院是华南地区的“龙头医院”,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,由健康教育部主任护师林芳宇牵头,与副主任护师谢凤兰一起筹备,于2019年7月成立了一支护理上门服务的团队,8月底开启了第一例患者的服务。

      林芳宇介绍,为了提高安全性和实用性,这套系统还作了很多考虑:做好医疗安全,采用护士双人上门服务,做到全程留痕,为护士购买相关保险,并保证其有一定的经济收入,以提高护士们的积极性。

      自开展以来,中山一院网约护士共为27例患者提供了98次护理服务,完成了16个项目共160次操作,实实在在为病人解决问题。

 

文/记者 钟哲

视频/徐昊

报道链接:

https://static.nfapp.southcn.com/content/202212/05/c7142667.html?colID=0&firstColID=1374&appversion=9520&from=weChatMessage&date=Njk2ZjFkZWUtMmE2Ni00MzMyLThlNGQtZGYwZjg0MDNhOTM3&layer=2

报道时间:2022-12-05